最近经常听到有人提到“逾期轰炸电话”,这究竟是什么呢?简单来说,这是一种催收手段,当借款人逾期未还款时,催收方会通过高频拨打电话、发送短信甚至骚扰亲友的方式施压。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正常生活,还可能涉及法律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逾期轰炸电话的成因、影响以及如何应对。
这类电话通常有几种典型表现:一是短时间内连续拨打,甚至一天几十通;二是冒充法院、公安等机构恐吓;三是通过短信或社交软件发送威胁内容。部分催收公司还会利用“呼死你”等软件,让借款人无法正常使用手机。这些手段虽然看似有效,但实际上可能违反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和《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。
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首先保持冷静,不要轻易妥协或恐慌。可以通过录音、截图等方式保留证据,并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或当地银保监会投诉。同时,建议主动与借款平台协商还款计划,避免矛盾激化。若骚扰行为严重,可直接报警或向法院起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避免陷入逾期轰炸电话的困扰,关键在于预防。借款前务必评估还款能力,选择正规金融机构;逾期后及时沟通,避免催收升级。此外,可开通手机防骚扰功能,或设置陌生号码拦截,减少不必要的干扰。理性借贷、量力而行,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。
上一篇:轰炸电话:新型骚扰手段如何应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