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你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:手机突然连续收到大量陌生来电或短信,导致通讯瘫痪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轰炸电话”,其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高频骚扰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,帮助您识别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。
最常见的轰炸电话目的是实施恶意骚扰。攻击者可能因个人恩怨、商业竞争或网络暴力,通过自动化软件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号码发送数千次呼叫或短信。这种“呼死你”式攻击不仅干扰正常生活,还可能引发心理压力。例如,某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此手段威胁受害者支付“停呼费”,甚至演变为勒索行为。
轰炸电话也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“烟雾弹”。攻击者通过制造大量无效来电,掩盖真正的诈骗电话或验证码窃取行为。当受害者不堪其扰选择关机或屏蔽陌生号码时,诈骗分子会趁机登录其银行账户或社交平台,利用“呼叫转移盲区”完成身份验证。据统计,约30%的金融诈骗案伴随此类干扰手段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部分企业会雇佣黑灰产团队对竞品客服热线实施轰炸,导致其服务瘫痪。例如,电商大促期间,曾有平台因投诉电话被恶意占线而损失客源。这类行为虽属违法,但因取证困难且攻击成本低廉,仍时有发生。
面对轰炸电话,可采取以下措施:启用手机自带的“骚扰拦截”功能,或安装专业防护APP;向运营商申请“应急通讯保障”服务;遭遇勒索时立即报警并保存通话记录。值得注意的是,切勿点击轰炸短信中的链接,避免触发二次攻击。
上一篇:轰炸电话违法,合法维权更安全
下一篇:轰炸电话:新型骚扰手段如何应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