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不少人反映遭遇了“轰炸电话”骚扰,这种通过短时间内高频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的手段,不仅影响生活,还可能暗藏收费陷阱。轰炸电话通常由不法分子利用虚拟拨号软件实施,目的是敲诈勒索或窃取个人信息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受害者发现手机话费被莫名扣减,这是因为某些轰炸电话会诱导接听者回复短信或按键操作,从而触发付费服务。
轰炸电话的收费套路多样,例如:伪装成银行或快递客服,要求输入验证码;或通过“响一声”电话诱骗回拨,产生高额通话费。识别这类骗局的关键在于警惕陌生号码的频繁呼叫,尤其是以“00”或“+”开头的国际号码。此外,若收到“退订回T”等短信,切勿随意回复,这可能是订阅付费业务的陷阱。建议定期查询话费明细,发现异常及时联系运营商。
遇到轰炸电话骚扰,可采取以下措施:1. 启用手机自带的骚扰拦截功能,或安装安全软件过滤陌生号码;2. 向运营商投诉并要求开通“防骚扰”服务;3. 保存通话记录和短信证据,向公安机关举报。对于已产生的恶意扣费,运营商通常能协助退订并追回损失。平时需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避免在不明网站填写手机号,减少被盯上的风险。
打击轰炸电话需多方协作。运营商应加强号码实名制审核,拦截异常呼叫;监管部门需完善技术手段追踪虚拟拨号源头,并加大对黑色产业链的处罚力度。用户也可通过“12321”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反馈问题。只有形成社会共治,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类骚扰和收费乱象。
下一篇:轰炸电话泛滥:防范与治理全解析